您当前的位置:滚动 >  >> 正文
“一米线”也是营商环境风景线|快报

时间:2023-04-13 10:12:05    来源:南方日报


(资料图)

有一种“黄线”,可以拉近人心的距离——近段时间,在某地农贸市场,70多家临街商户门前被画上了“一米线”,商户可在黄线内摆摊设点,引来广泛点赞。

不长不短的“一米线”,“拿捏”得恰到好处。众所周知,普通市民和临街商户的“路权”之争,一直都是城市管理中的“老大难”。原则上,为了维持基本的秩序,占道经营、跨门槛经营等行为不被允许。然而,现实中,一味封堵、过于刚性、缺乏长效管理的执法,耗费大量的行政成本不说,结果往往也是收效欠佳,甚至直接演变成一场“你查我撤、你走我摆”的“猫鼠游戏”。从这个角度看,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出“一米线”,既是一种巧妙的利益平衡,也不失为善意的制度创新。

用好“一米线”这把标尺,其积极意义不难想见:其一,从视频中看,“一米线”和商户屋檐的长度大致相当,在不太影响市民通行的情况下,其实也方便了消费;其二,对商户而言,范围的扩容不仅是一大利好,有时还是刚需,如熟食销售通常要对外展示才能吸引更多客源,一些局促狭小的店面也需要一定的生活空间;其三,一道黄线既划定了经营范围,也明晰了执法标准——柔性管理并不等于无原则地纵容,而是宽严相济、力戒“权力的傲慢”、真正让人心服口服,部分网友担心商户会因此“得寸进尺”,在笔者看来属实有些过虑。

事实上,近年来,不少地方已经出台政策允许出店经营。类似举动,也可见于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地近期明确将有序放开设摊、允许外摆,让经营主体“轻装上阵”,助燃消费回暖态势。需要强调的是,放开不是放任,更不是降低标准,而是在服务上做加法,这对城市的精细化管理,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比如,就商业外摆而言,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摆地摊”,而是门店实体的延伸,主要满足群众的休闲消费和品质消费。一方面,外摆区域的划定,外摆时间的分配,如何最大限度避免扰民,必须统筹兼顾;另一方面,在秩序井然之上,如何摆出自身特色、摆出化学反应,激发出多元消费场景,与城市规划相协调,无疑是一道更为复杂的考题。

“走新”的根本是“走心”。大至城市的整体气质,小至店外的一道黄线,营商环境犹如空气,无时不需,无处不在,重在有呼必应,贵在无事不扰。所谓“精细化管理”,说到底还是人性化管理:从各方实际需要出发,倾听不同声音,尊重其中的差异,找到矛盾化解的平衡点。由此看来,最近有城市对露天烧烤一禁了之,对民生需求不留过渡空间,其合理性招致舆论拷问,也就不足为奇。

“烟火气”和“秩序”不应非此即彼,“市容”和“繁荣”可以同频同向。“一米线”式的善治,也是一道营商环境风景线。(高维)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