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马甲志愿者在幸福菜园采摘蔬菜。(受访单位供图)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读特客户端·深圳新闻网2023年3月24日讯(深圳商报记者 刘芳)随着光明科学城的布局建设,光明区创新要素加速集聚、城市功能不断完善、治理效能不断提升、文明底色越发鲜亮,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。
幸福菜园“种出”社区治理新路径
位于光明区新湖街道圳美社区的幸福菜园,传来阵阵欢笑声,既热闹又和乐融融。二十余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,在这里松土除草、浇水施肥,采下来的蔬菜分袋装好再由志愿者上门送给楼村、圳美、新羌社区的困难群体。
这个幸福菜园占地面积约13亩,新湖街道在此基础上打造了“幸福菜园·爱心超市”服务基地,是集农业科普、公益服务、爱心帮扶、劳动体验于一体的党群服务阵地。
“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来种植应季的蔬菜,每个月都会‘上新’。夏天会种植瓜果,冬天就会种植菜心、芹菜等。”新湖街道党建工作办群团组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据悉,“幸福菜园·爱心超市”是光明区“爱心超市”首批试点。居民群众可通过参与志愿服务、垃圾分类、环保护河等行动进行积分,到“爱心超市”兑换蔬菜券、体验券、科普券、生活日用品等,以积分兑换为“助推器”,激发志愿者内在驱动力。2022年,光明区在社区全覆盖建设了38个爱心超市。
构建“1+8+N+6+1”架构
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,市容环境、基础设施、交通秩序……考验着各板块各部门的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。“1+8+N+6+1”组织架构凝聚起全区各领域创建合力,多条业务战线协同推进文明创建。“1+8+N+6+1”即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作为“1”统筹指导全区文明创建工作,由分管区领导、主管部门一把手挂帅市容环境、交通设施、交通执法、未成年人、物业小区和建筑工地、农贸市场、志愿服务、文明实践“8”个专项工作组,由其他“N”个主责部门共同落实创建责任,由“6”个街道成立街道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相应工作组,借助“外脑”(专业的第三方测评机构)作为“1”提升科学决策能力。
光明区以争创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,以“全面摸底、根源整治、动态维护、责任落实”为抓手,着力推进体系化、常态化、精准化创建,推动全域文明能级提升。
在全市“文明城市创建”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三,实现了自2017年纳入全市考核以来的跨越式进步。在市级公共文明指数季度测评中,全市排名持续向好。在2022年市环境卫生指数测评中排名全市第四,为考核以来最好成绩。市交通文明指数月度测评稳定在全市前列,连续四年总分全市第二。
齐奏文明城市创建“进行曲”
行走在光明区大街小巷,绿意盎然的环境、干净整洁的路面让人舒心,大街小巷的“蓝马甲”,围绕环境卫生、公共秩序等文明实践主题,劝导整改乱堆乱放、超门店经营、乱张贴、堵塞消防通道等不文明现象。这些“蓝马甲”有一个共同的身份——光明区“银龄”文明使者。
“只要能把城市搞得越来越漂亮,我愿意做一切努力。”生活在光明的何秀润,在生活中,会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,与人交流中,也会宣传文明的观念。
何秀润是光明“银龄”文明使者服务队中的一员,在光明文明城市创建中还有许许多多的“何秀润”。今日的光明,全民参与创建的热情与日俱增,“做文明人”的理念深入人心,“文明共创,和谐共建,全民共享”蔚然成风。
光明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今年,光明区将紧扣先行示范区“城市文明典范”主线,通过“治-管-育”三步走路径,扎实打磨一套符合光明科学城发展需求的文明标准和常态高效机制,着力开展打通制约城区文明发展薄板弱项的“八大提质行动”,精心打造“不一样出彩”的文明实践“五个一”工程,在全市的文明创建工作中争做新典范。
关键词: